生物醫藥產業是關系國計民生和國家安全的戰略性新興產業,對于發展新質生產力意義重大。我國新藥研發質量達到國際先進水平,但同時面臨嚴峻復雜的宏觀形勢,仍存在不少困難與挑戰,亟待穩預期、強信心,推動自主創新,把發展命脈牢牢掌握在我們自己手中。全國政協委員、貝達藥業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丁列明為此建議:
1.大力引導金融投資支持生物醫藥產業過冬。投資大幅下降是當前生物醫藥產業面臨的突出問題,很多企業形容現在是生物醫藥產業的資本寒冬。建議進一步增強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,強化政策統籌和有效引導,讓投資者敢于投資,創新者敢于創新。支持生物醫藥企業通過IPO、再融資募集的資金投入新藥研發、早期臨床、優質藥品權益的戰略合作或相關股權收購,合理放寬審核要求,使其利用二級市場真正解決企業發展所需資金。
2.多措并舉持續鼓勵藥企自主創新。在創新藥定價上,建立以臨床價值和社會價值為基礎和導向的價格形成機制,真正發揮市場決定性作用,允許企業自主定價,保障合理價格與創新回報,促進可持續發展;在創新藥醫保談判與支付上,應更側重于談支付標準,改獲批上市后方可談判為申請上市時即可談判,引導企業合理定價,也有利于企業開辟海外市場;在創新藥進院使用上,要求醫院及時采購應用,真正取消用藥數量、一品兩規、藥占比考核等因素,促進創新價值實現;在創新藥審評審批上,將臨床試驗申請到期默認許可時間,縮短審批周期,簡化審批流程,減輕審評人員工作量。另外,盡快出臺政策加強藥品臨床試驗數據保護,不同類型設定不同保護期,激發創新積極性。
3.進一步優化人才創新創業環境。我國生物醫藥產業要縮小差距、迎頭趕上,必須持續優化相關政策,吸引國際人才尤其是高層次人才來華創新創業,發揮關鍵核心作用。建議進一步加大其在國內的創業、工作和生活的便利條件。加強政府部門間信息溝通,將國際人才的個人信息自動關聯,保障他們便捷享受體檢、就醫、旅游等人才待遇。